金秋“藜”获满满!积石山县5000亩藜麦迎丰收,“麦”向千万好光景

浏览量

金秋时节,积石山县藜麦进入收割期,田野间一派丰收盛景。在石塬镇藜麦种植基地,收割机穿梭轰鸣,金色藜麦穗快速完成收割脱粒,农户忙着清点转运,满脸喜悦;据悉,今年积石山县藜麦种植达5000亩,主要分布在石塬、安集、关家川等乡镇,平均亩产约 400斤,全县产业预计收入可达 1000万元左右,成为农户增收重要支撑。

在机械化收割现场,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研究员黄杰向记者介绍了团队自2024年以来的“三区”服务工作进展:“我们团队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积石山产业研究院畜牧业农科小院,长期扎根一线推广藜麦产业。目前已在当地成功引进并推广了10个藜麦新品种,其中‘陇藜5号’、‘陇藜6号’、‘陇藜7号’、‘陇藜8号’这4个是我们新选育的品种,更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

“从技术层面,我们为积石山藜麦产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撑,”黄杰详细介绍道,“推广的藜麦全膜穴播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出苗保苗难题;藜麦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显著减轻了苗期病虫害;针对机收难题,团队率先推广使用落叶剂,在藜麦成熟期喷施,有效降低了植株含水量,为机械化收割脱粒创造了条件。”他以当天收割的‘陇藜5号’地块为例说明:“这块地亩产有500多斤,按当前市场行情,每亩能给农户带来2500到3000元的收入。这些技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当地藜麦种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帮助乡亲们依靠藜麦实现了稳定增收。”

石塬镇藜麦种植户董树森说道:“这块地是我们种的‘陇蔾5号’,今年这个品种长势很好,农科院给我们提供的这几个品种,种植效果还是相当的不错的,明年我们就打算把那些效果好的品种再继续种植。”

从科研团队的良种技术落地,到种植户的积极认可,如今的积石山,藜麦已从“试验田”长成“增收田”。随着品种优化、技术推广的持续推进,这一特色产业将进一步释放潜力,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力,让更多农户在丰收季收获稳稳的幸福。


记者:杨玲玲

编辑:马 娅

责编:妥卫明

监制:李 华

总监制:刘惠浩